《长沙夜生活》:主角叫长沙

谢雨
2023-07-02

这是一篇散文,一首歌,一封信。这是一个电影,叫《长沙夜生活》。

它可以带我们看到与众不同的夜幕降临、华灯升起,可以读出一座城和这座城里人的味道,它就是让我们长沙人引以自豪的电影主角,名字叫“长沙”。

图片

《长沙夜生活》以一种多线并列叙事的结构讲述了长沙的某一个夜晚,散落在城市角落的平常人、平常事和平常的情感。它是一种上帝视角的凝视,望向人间冷暖,伤痛、疲惫、失落甚至绝望后的抚慰、和解与重启,就像累了的人们分布在影片不同空间的九宫格里,不约而同地在即将“卸妆”的深夜喃喃自语,向他人诉说这一夜的小秘密——各自在长沙的“最后一次”。多线归一,最终以长沙人的生活方式——“嗦”一碗“粉”满血复活,笑对明天。

图片

电影用一碗“粉”,用满地“光”作为这座有着三千年历史的古城的时尚网红标记,用一对年轻人的偶遇、闲逛闲聊作为主线,以与陌生人的毫无负担的交流方式开启长沙一夜游,让这一段要打发的天明前的二人时光,在漫无目的的走走停停、交换话题的游戏中悄然变化……影片用两个年轻人对话的方式讲述故事,很有点理查德·林克莱特《爱在》三部曲的味道。

图片

说它像“散文”,是因为它以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遭遇、不同状态的人的淡写接近生活的本来形态。“文章”里写了各种各样的人,一心想要到一个遇不到熟人的地方去的何西西、为没能救下女友不放过自己的景为为、因为儿子不愿接班而苦撑家业的丽姐,以及在理想与现实之间迷茫不前的何岸、渴望在这个城市里拥有一盏属于自己的灯的小梁……这,都是长沙的样子,悲欢离合、酸甜苦辣。影片呈现出城市与人的关系、本地人与外地人的关系、人与家庭的关系等等,生活的、心灵的,多侧面、多层次、多声部的表达,它将长沙城灯火通明、不分昼夜,长沙人热情火辣的特点作为地域情绪的铺底,用时尚休闲的十二时辰实体书店,标志性的笑嘛脱口秀小剧场“大眼睛”,热闹的黄兴南路步行商业街,静谧的岳麓书院,与天近、与地远的“长沙之眼”摩天轮……共同制造属于“这一个”的“情绪”的气质。

图片

图片

电影传达着一种与一座城有关的无限包容的“神”韵。

如诗,如散文,“形散神不散”。

这是一首歌。

片头有一首快节奏的《湘江水》,片尾有一首抒情的《寄信人长沙》。

《湘江水》以湘味说唱,从一个走出长沙的年轻人的角度说唱长沙。

“看哒(着)那些老弟长沙话都不晓得港(讲)、娭毑外婆都不晓得喊

“小霸王都送(被)我玩得游戏散板

“烈士公园游一轮 船边听亲密爱人

“长沙人Party到早上散棚(结束)……

它以一种对长沙方言、传统礼数等本土文化意识的呼唤,对童年、少年时光的回忆,对最美恋爱季节的赞美,和通宵达旦的娱乐方式描写长沙。

“我随便飞得哪里 我滴(的)屋(家)它还在郭里”……

歌里唱出了烙着今天这个时代印迹的新乡愁,唱出了长沙人对新生事物迅速反应的朝气,长沙人的一份骄傲,和大张旗鼓、毫不掩饰的文旅宣传,影片把长沙人面对生活的热情、爽朗、速度一股脑地表现出来了。

这就是活脱脱我们长沙人的性格。

熟悉长沙rap的一听就知道《湘江水》是脱胎于湘味说唱《长沙策长沙》。“策”就是长沙方言文化,rap《湘江水》的转化正式把“策”搬上银幕,响当当“策”一回。这种年轻时尚又通俗易懂的音乐方式给长沙人带来无限的亲切感,也反映了新时代长沙的精神面貌,它像传统的长沙弹词张口就来,随随便便就可以把长沙的人长沙的事一路唱个够。

“时间过得飞快 跟过去saybye

“郭(这)是长沙滴(的)人 长沙滴(的)魂/长沙滴(的)故事活在长沙滴(的)城

这种纯正的长沙气氛真是希望外地的朋友也能感受得到。

rap是今天年轻人钟爱的风格,片头曲用当下网红的节奏,本地90、00后的理解和他们特有的长沙声音说唱家乡,带入了关键词——幸福长沙。

影片传达着一种年轻的气息和直面生活的快乐精神和豁达态度。

如曲,如歌,唱着一路向前的新生活。

这是一封信。

片尾曲的《寄信人长沙》用歌的形式给在场的人读了一封信。

“每一个路过我的人 你好吗?可收到昨夜送你的烟花?”影片致“信”的角度让我想起岩井俊二的《情书》“你好吗?”

“信”的聊天总难免勾连几代人的老城记忆。站在城市的中心,这边是天心阁、白沙井,那边是中山亭、北正街,往南可以感受何绍基的遗风,往北可以看望辛追奶奶,往东是榔梨陶公庙古戏台,往西是北去的湘江,河中央那送“你”满天璀璨、一树烟花的“橘子洲头”,对岸耸起的地方就是号称被游人踩矮2厘米的岳麓山,山下面有一座从“停车坐爱枫林晚”里出来的爱晚亭,一座百年学府,一座千年书院……

而这里的寄信人,不是你,不是我,不是他,是一座城的名字,叫长沙。

“来自那书院的月亮,来自那路边的排档,来自你在我的心上。”

它是一封慰藉的信,知冷知暖地从底层的草根里寄出来。当它看到不能释怀的父子恩怨,看到精神失常的暗语神叨,看到童谣“月亮粑粑”里的孤独思亲,……它将镜头穿越摩天轮的车窗,摇向橘子洲的烟花星辰,它用镜头告诉人们长沙一夜的美丽,为人们抚平创伤。

“希望你快乐又勇敢……若很难,就祝你平安健康。”

它是一封香喷喷的信,沾着烟火气从老坡子街里寄出来。它用一个一个我们城的镜头向收信人汇报。汇报着长沙一个新晋网红城市为少男少女们拖着旅行箱游玩的从南门口走到河边头,这里、那里,“茶颜悦色”的奶茶、“费大厨”的小炒黄牛肉,“黑色经典”的臭豆腐,“文和友”的小龙虾,笨萝卜浏阳菜馆,渔人码头、太平老街、下河街夜市……,和耸立湘江两岸的两大现代高层建筑群主题灯光秀……

它是一封心灵的信,从心窝里掏出来寄出来。那是爸爸的目光、妈妈的抱抱,是亲人的叮咛,恋人的情话……“某一口呛出了泪花,轻轻擦。”那是妈妈做的剁椒,爸爸说,“好好吃饭,再出发。”

“每一个吹过湘江风的细伢,日子像一碗粉又香又辣。”

“愿你前方有天涯,身后有家……愿你穿行过街巷,路灯暖黄,爱你的人在灯下……”

电影传达着一种对亲人一样的惦念,对爱人一样的深情,和暖暖的光。

如信,如家书,亦如情书,全是想对你说的话。

如果要问这个电影的语言是什么,我想说,是散文的语言,诗的语言,信的语言,是歌的语言,是我的母亲城的语言。电影《长沙夜生活》以温暖的角度,为人们点亮了一盏暖心的灯。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