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亚平:烟火长沙,世俗人间

2023-07-18

图片


看了《长沙夜生活》一遍,紧接着又看了第二遍,脑海里面萦回的最直观感受是——烟火长沙、世俗人间。这部影片在理解、刻画、呈现长沙的城市气质、剖析现实生活等方面呈现了丰富的、人文的心理情感的公共性,我想这是这部影片的吸引力所在。
一、长沙气质图鉴:关于 “一座城”的电影修养
从类型上来说,《长沙夜生活》是一部很难用某个确定的类型去完全定义或框定的电影作品。因为它的主角是长沙,是关于长沙的时间和空间。因此,首先我想说的一点心得是关于“一座城”的电影修养。

图片

城市和电影,当然并不是一个新的命题,我们可以列举出许多和城市有关的影片。那么,如何用电影来讲述一座城市,从哪里开始切入,怎么呈现它的气质,我想是这部影片处理的核心。
《长沙夜生活》切入的总体性的点,就像影片的英文片名所示,是夜的故事,是“夜生活”,也就是城市里的“时间”,是这个城市的纵向坐标。这是一个很精巧的选择,某种意义上,与城市里的白天的快节奏相比,“夜生活”才更能体现出人作为个体的直捷、真实的自我和情感。就好比我们看一个报纸主要是看它的副刊,我们看一座城市,城市之夜更能呈现它区别于其他的气质、特点。长沙的“夜生活”养育了这座城市,代表着这座城市独特的气质,是区别于其他城市的。
与城市里的“时间”相对应的就是城市的“空间”,也就是城市横向的坐标。就像同样是城市里的夜,《午夜巴黎》是巴黎的“夜生活”,《长沙夜生活》又是怎样的呢?这是属于长沙的空间滋养而成的。我们看到,在《长沙夜生活》里,以深夜大排档为核心空间,同时辐射了书店、文和友、脱口秀剧场、长沙之眼等等城市空间。于是,在时间与空间的排列组合之下,长沙这座城市的电影纵横坐标,也就是电影与现实的关系得以建立和再造。
二、情感城市性:夜里的漫游者与嗦粉的人
离开时间与空间坐标的城市是不足以成立的。一个城市、一座城的时空里面最重要的、不能缺失的是人本身,城市与人与当代生活的情感结构的关系,是互相滋养和形塑的。《长沙夜生活》聚焦夜里的漫游者和排档的嗦粉人,影片里一个特别触及我的点,便是“流动的人与情感城市性”。

图片

我觉得此片剧作上确实可以算扎实,有不少细节能看得出来花了心思。但影像化的方式有些生硬,因为张冀是编剧出身,思维是叙事的,不是影像化的。景为为和何西西的线索处理得非常好,跳江是何西西为了救赎景为为,同时也是自我救赎的处理,前面长篇的对话、铺陈,都是为了这一跳。张婧仪太漂亮了,缺了些文艺青年的书卷气,她似乎更适合演偶像剧。尹昉的角色演的是一个刻板的爱哲学的人。这条线在叙事上我觉得还挺好的,因为表现了当今一些年轻人的精神状态,但其实它更合适用一整部电影来铺陈,而不是作为电影的一个部分出现。
应该说,编导比较敏锐地观察到一些年轻人喜欢在图书馆在B站讨论哲学,讨论萨特、尼采、维特根斯坦……所以他很想把这个表现出来。一开始的两个人对话编导是有意为之,但呈现出来的效果是悬浮的,所以感觉他们开始的故事不太能进入,后面感觉还比较自然,和影片比较同调。
相比起来,反而是张艺兴饰演的何岸那条线相对完整,让人比较意外。张艺兴不仅演技不差,而且他在这部电影里演得其实相当不错,不出戏。两段脱口秀非常好,和父亲的互动也自然而然。

图片

一般谈到城市和电影的关系,通常都会讨论的是方言的运用。在观影的过程中,我也比较注意观察这个点。让我比较惊喜的地方在于,影片里并不是所有人都在说长沙话,因为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长沙本地人,有来自西北、东北的人,有在北京生活了多年回到长沙的人,有即将要离开长沙的人,这些流动的人,共同滋养了长沙的气质。我喜欢影片里呈现的这种流动感,随着时代的发展,时至今日,长沙这个新一线城市是一座在不断流动的城市,这比只执着于统一方言的表达要更真实,更像如今的长沙。与此同时,在这个背景下,何岸执着于只用长沙方言来讲脱口秀,这在逻辑上也是非常自洽,在某种意义上表现了何岸心里对长沙极致的深情和浪漫。
也是这些流动的人,朝向话题开掘、直观呈现的个体视角,展示了长沙这座城市独特的情感。他们是长沙夜里的漫游者,也是在大排档嗦粉的人。

图片

作为漫游者,在景为为和何西西的夜游中,从书店到岳麓书院到湘江大桥,这是长沙的地理图鉴,伴随着两个人的对话,呈现了长沙夜生活的横断面。这里的处理方式显得很特别,也让我一再想起理查德·林克莱特的《爱在黎明破晓前》,展示了一种不同于热闹的“慢”长沙,从哲学开始的对话,到中间对自我的反问、迷惑,再到最后两个人对彼此的坦露,赋予了长沙另外一重烟火气质。
还有就是“嗦粉的人”。影片里对“吃在长沙”有多个具体的表现,比如一开始就出现在大排档里的小龙虾。但是,粉似乎更适合做长沙人的本体,体现了长沙人的“粉有独钟”。我印象深刻的有两个桥段,第一,是影片一半左右时,吴伯一个人在大排档吃小龙虾,没有点平常的粉。他的老婆去世了,平时为了老婆假装爱吃粉,这晚他点了自己喜欢的小龙虾。但有个细节是,最后,吴伯又单独点了份粉吃,说过去不喜欢吃粉,可这么多年陪老婆一起吃,习惯了,好像没有这口粉就回不了家。表面上是粉,实际上是放不下一直陪伴在一起的人。还有一个桥段是,最后的一段群戏,大家在大排档那里,坐在一张桌子上吃粉,然后结束了一天的生活,大家各自离开、回家。这个处理与“长沙人的一天,从一碗粉开始,再到一碗粉结束”“嗦完粉又是新的一天”相照应,勾勒了长沙的城市情感。在银幕上,观众看到的是这样的排档,排档里嗦粉的人,是烟火长沙城;在银幕外,观众感受到的是生活,是情感为内驱力的救赎,是一种自我再生产的世俗人间情。

作者:丁亚平

(北京电影学院特聘教授、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学部长,《艺术传播研究》主编)


分享